查看原文
其他

杜伟强:让学生屹立在校园中央,屹立在课堂中央,屹立在我们心上

杜伟强 河南校长 2019-06-26

小育的话

第11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观摩研讨会已经结束,会上,专家、校长、老师们的报告精彩纷呈。


今天,小育为大家分享首届河南教育名片、许昌实验小学校长杜伟强在论坛上做的报告。

杜伟强,首届河南教育名片、许昌实验小学校长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对评价的理解是这样的:生活就是评价,教育本身就是评价。我们总是把评价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游离于我们生活之外。


许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适合教育,今天许多教育同人是第一次来到许昌实验小学,所以我想把近些年来对适合教育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分享,因此选择了这个题目。我想分几个单元来分享:第一个是学校这四十年;第二个是教育的实然和应然;第三个是教育的本然,教育本来应该如此,这是每个办学单位对教育的不同理解。


学校的四十年


许昌实验小学是一个真正的大家庭。我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文化的不同,这是许昌实验小学四代人逐步积累沉淀而来的。包括学校的生活、活动、学习、工作方式和师生的行为特点、人格特质以及精神文化,当然也包括离退休的老同志。这就是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最根本的不同,是价值观的不同,是文化的不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它叫做学校的精神DNA,许昌实验小学的遗传基因。我们一路走来,正是这种精神在推动着我们、在引领着我们。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里有这么几句话:“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上飘荡。”一个主义,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种精神,几代人改变着实验小学的命运。作家梁晓声说过:“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就是文化。”这样四句话在许昌实验小学同样适用。


教育的实然和应然


改革开放四十年,基础教育的四十年,中国的教育是“老、大、难”:老,几千年了;大,中国14亿人口;难,到现在我们还在苦苦探索。不难吗?很难。我看到过一个专题片:邓小平到日本,坐在日本的新干线上,邓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着我。”


中国的经济不能盲目乐观,何况中国的教育呢?中美正在贸易摩擦,特朗普盛气凌人,美国第一。中国的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得远,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崇洋媚外,不能自惭形秽,但也绝不能盲目乐观、夜郎自大、自欺欺人。我对中国教育的判断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是对高科技的制裁,是对人才的制裁,我们教育难道没有责任吗?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课堂?最近都在提核心素养,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关键少数。比如考试,我认为考试是必要的,考试是重要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和考试一点也不违背,考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评价方式,关键是怎么考,考什么。对于统考我说过三句话:1.反对考。反对的主要原因是,统考的都是基础学科,每个学科都重要,每个学科都不可少,每个学科都能给孩子带来变化。如果只考基础学科,那么势必造成老师、家长只关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体现国家的意志,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呢?2.不怕考。如果许昌实验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却害怕考试,这种虚伪的,经不起考验的素质教育就是没有价值的素质教育。3.考得好。考试是必须的,我们反对的只是考什么学什么。不可理解的是不少家长是拿学生学前教育到高中毕业近二十年的戕害为代价换来学生后半生的未知知,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认真思考的。



何时才有自己的教育?何时才有实验小学自己的教育呢?文化学者易中天说过:中国教育没有希望。中国忘掉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另一位文化学者钱文忠说:我不相信中国的教育。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中国的“教”相当好,而中国的“育”在哪里。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有两大问:一是远离学生,有两层意思。一是远离学生生活,二是远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二个是脱离社会。我们的学生极度缺乏创新精神、合作能力。2014年10月全国小学校长大会在湖南召开的时候,我在一个小会场上进行了题为《规模效应经济属性大可不必用在教育领域,让学校做强做大》的发言。我所说的做强做大是加引号的,是无稽之谈。应该在做好的基础上再做大,在做好的基础上在做强。光看人多、光看楼高、光看奢华,那是教育的悲哀。上一次名片发布会上,也是在这个地方,我有一个发言,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富丽豪华的校园,千奇百怪的理念,五花八门的课程,眼花缭乱的策略,一校一品,集团办学的盲从,军营监狱似的管理,自以为是的评价等等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这不是真学校,这是对教育的背弃。教育、学校、教师、校长甚至家长与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


学校究竟是什么地方,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认为有三:放慢知识的脚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本质;理清教育过程当中,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把握每一位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相关联。放慢知识的脚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本质。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理清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立和统一,是教是主导还是学是主导,教学教学,如何教,怎样学,这是教从有了正规的教育以来,教育人都争论的话题。把握每一位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相关联。我们培养人还是为社会培养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学生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里是高兴的。学校的空间应该是为学生打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学校,喜欢上你的课。许昌实验小学也属于热门学校,每年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许昌实验小学,但是开学一周后你会发现,有小孩子会拉着爸爸妈妈的衣服,而不愿进学校。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学生哪怕是周六周日早上起来也会对妈妈说,今天我想上学。在学校有他的朋友,有他的老师,在学校能够获得知识,增加智慧、健全人格,你说这是不是评价。


教育的本然


教育必须回归,教育也正在回归。教育的所有改革都必须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展开,这是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每个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让每位学生认知生命的存在,思考被敬畏及存在的意义。有教育的地方,就一定有教育问题和教育改革。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不可能攀登世界的制高点。一个人的视野多么开阔,他的想象空间就有多么大,一个人的目标有多么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多么充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教育方针进行了解读:加上了“发展素质教育”。什么叫发展素质教育,大家不要看两字之差,原来是“实施素质教育”,说明党中央对素质教育是肯定的,不要再争论了,第二个,说明素质教育做得还不够,要发展。这个发展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他不成熟,第二是他有潜力。让学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步过渡。第二个是学生本身有潜能,我们要相信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形成差异。每个学生都不同,每个学生都重要,每个学生都能带来变化。



最近我提出了教育的三层质量,第一层质量是体系质量。应势而上,增强教育在社会各领域的话语权,构建教育人的专业话语体系,发出教育的最强音,用专业赢得尊严。《教育时报》为什么在我省教育类报刊中那么有名,有他的话语权,并且建立了他的话语体系。学校里的每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主张,专业赢得尊严,学校要发展,要赢得人们对它的称赞,必须走专业化,增加学术的力量。在我校有这样一句话:把事物当业务,把业务当学术,增加学术的力量,从行政逻辑进入到研究逻辑。第二层面是学校质量。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幸福指数、家长的满意程度,以及学校在区域内的口碑和信任度,这些综合因素决定着学校的质量。最后才是学生质量。平时我们过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质量,过多关注的是考试的质量。教育的本然,也就是说教育原来应该如此。


2004年,全校老师在一块儿商量,怎么样从实验小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来最核心的价值呢?当时我在北师大参加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我求教顾明远教授:“适合教育能不能作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的教育是学生适合教育,那么我们现在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所有的要素怎么样适合我们的学生,把学生当人看,让学生屹立在校园的中央,屹立在课堂中央,屹立在我们每个成年人的心上。”他表示同意我的这种看法,让我欣喜若狂。2009年校庆之前,我到北京想请顾老给学校题词,惊喜的是题词内容与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表述一脉相承: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主动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生动的——不是枯燥无味的,是有变化的,是动态生成的。我们坚持把适合教育作为我们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将一路走下去。



教学是人学。所有教育的一切,人、财、物、时间、信息,这都是教育要素,但人是决定因素。褚宏启教授说,校长是教育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如果一个学校校长不能担当,这个学校将无从谈起。在许昌实验小学有这样一句话,凡是老师和学生过不去,学校一定和你过不去,因为你伤害了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他是人,人性是平等的,但是他们是有潜能的,他们是发育不成熟的,需要我们去呵护,他是孩子,他是学生,他是我的学生。尊重、平等、爱、相信与责任。顾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教育名家几十年的总结。只有当你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你才能感受到这些教育家用毕生的智慧浓缩出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这是他的教育金句,教育名言。


国家在小学阶段设置了九门课程,这九门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我们校长可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把九门学科推倒自己重来,那就大错而特错。我们要做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先把每门学科的学科价值研究透,建立他自己的学科文化,建立这个学科的教师学科素养,进而建立这个学科的学生学科素养,在课堂上认真实施,就足够了。



陈宝生部长提出课堂革命。课堂一定是学生最核心的成长密码。我们学校在2001年以前称为传统课堂。2001年国家出台课程改革纲要,那时候生成的课堂我们把它称之为1.0版的课堂。到2009年我们提出“主体多元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后来我们依次把“模式”和“教学”去掉,就改为“主体多元合作探究”课堂,到现在的四真课堂,这是我们走过的路。任何事情,你只有认真去探索,你才会离真理越来越近,你才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近。我们的教育要回归,回归到哪儿啊,不能因为走得远了,忘记了出发的路。


评价必须改革。在评价方面,国家的要求很多,作为一名校长或是教育管理者,学校的创造就在于对教育方针的解读和实施上。如何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评价体系?我们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要全面贯彻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相信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最终形成差异。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评价体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认为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主动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品德发展、学习能力、身心发展、艺术兴趣和社会实践五方面进行。评价的方式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为主;不能让优秀者被荣誉所绑架,更不能让落后者被大家所抛弃。评价的关键之关键在于课堂的评价,课堂的评价我们抓住四真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两方面,形成评价文化。


(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来源:《教育时报》


程红兵:好的课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郭元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


高考来了!省招办发布“诚信高考系列图解”,收好不谢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校长”。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育,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